欢迎访问青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!

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  | 
当前所在位置: 学院首页 > 党建工作 > 品牌专栏 > 正文
“微光如炬 筑梦童年”关闭自闭症儿童志愿活动实录(三)

【志愿者风采】

姓名:李毛措

班级:24英语C班

个人座右铭: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

 

【志愿者成长感悟】

以爱为匙,开启无声世界的温柔之门

2025年4月30日前往青海西宁残疾人中心参加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活动之前,“自闭症”于我而言,不过是书本上的专业名词,是新闻报道里偶尔出现的特殊群体。然而,当我真正踏入那扇大门,与这些“来自星星的孩子”近距离接触后,才发现这是一场关于爱与成长的深刻修行,一次触及灵魂的心灵对话。

初次走进西宁残疾人中心的教室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安静。与普通教室不同,这里的孩子们或独自摆弄着手中的玩具,或专注地盯着墙壁上的一处纹路,鲜少有人主动与他人交流。他们的眼神总是飘忽不定,仿佛沉浸在只属于自己的小宇宙里。看着这些孩子,我内心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,既有对他们的心疼,也夹杂着一丝不知所措。

在老师的指导下,我开始尝试与孩子们互动。我走到一个坐在角落里的小男孩身边,轻声向他打招呼。他没有回应我,只是继续摆弄着手中的积木。我没有气馁,拿起一块积木,小心翼翼地搭在他搭好的“城堡”上。他突然抬起头看了我一眼,虽然有短暂的一瞬间,但那眼神里闪过的一丝好奇,让我看到了希望。就这样,通过一块小小的积木,我们慢慢建立起了联系。我陪着他搭积木,给他讲简单的故事,渐渐地,他开始愿意主动递给我积木,甚至会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发出一些音节。那一刻,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,原来在他们封闭的世界里,也渴望着与外界建立连接,只是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去叩开那扇门。

这次志愿活动也让我对特殊教育工作者充满了敬意。西宁残疾人中心的老师们,每天都要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,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,更要有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爱心。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相同的教学内容,只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多掌握一点知识,多学会一项技能。在课堂上,他们时刻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状态,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。面对孩子们偶尔的情绪爆发,他们总是能够温柔地安抚,用爱化解一切。他们就像黑暗中的灯塔,为这些迷失方向的孩子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
通过这次活动,我对自闭症有了全新的认识。自闭症不是一种缺陷,而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。这些孩子有着自己的天赋和潜力,他们的世界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丰富多彩。他们对某些事物有着超乎常人的专注力和敏感度,有的孩子在绘画、音乐等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。我们不应该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,而是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性,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和尊重,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,融入社会。

离开残疾人中心时,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这次志愿活动,不仅仅是我去关爱这些自闭症儿童,更是他们教会了我许多珍贵的东西。他们让我懂得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,让我学会了用更加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世界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希望能够继续参与这样的志愿活动,用自己的微薄之力,为这些“来自星星的孩子”送去更多的温暖和关爱。同时,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自闭症群体,用爱和理解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,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善意。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,每一颗“星星”都应该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闪耀。

上一篇:“微光如炬 筑梦童年”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感悟(四)

下一篇:“微光如炬,筑梦童年” 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活动实录(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