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青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!

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  | 
当前所在位置: 学院首页 > 党建工作 > 品牌专栏 > 正文
“微光如炬,筑梦童年” 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活动实录(十三)

【志愿者风采】

姓名:马志萍

班级:2023级英语A班

个人座右铭:不要停止奔跑,值得期待的只有前方

 

【志愿者成长感悟】

在开始此次活动之前我提前查阅了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点,却仍在迈进教室前陷入焦虑——害怕自己无法理解孩子们的行为,担心生硬的互动会让他们抵触,更恐惧无法为他们带去哪怕一点温暖。抵达教室后看到孩子们安静地坐着摆弄玩具或轻声哼唱喜欢的歌曲,那份不安渐渐削弱了几分。

(一)破冰交流:打破隔阂的第一步

在老师的引导下,我试着放缓语速,蹲在孩子身边,轻声介绍自己,还拿出提前准备的小贴纸。起初,孩子们大多没有回应,但当我把贴纸轻轻放在一个小男孩手边时,他忽然拿起贴纸,贴在了我的袖口上。这个小小的动作像一束光,瞬间驱散了我的紧张,也让我明白,与他们的交流,需要的是耐心而非急功近利。

(二)手工课:指尖下的“向日葵宇宙”

手工课以“向日葵”为主题,老师分发了卡纸、彩笔、黏土等材料。我本以为要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,却很快被他们的创造力惊艳: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方式将黏土捏出不同的形状,用自己发散性的思维创作出了一朵朵令人惊艳的向日葵,还有的孩子把卡纸折成了立体花茎,让向日葵能“站着晒太阳”。于是,我不再主观引导,只是帮他们递工具、剪材料,看着每一朵独一无二的向日葵在他们手中绽放,心里满是触动。

(三)游戏课:笑声里的积极性

游戏课分为个人和小组比赛两个环节。个人环节是“套圈取玩具”,老师会为完成任务的孩子鼓掌;小组环节是“接力传递花朵”,孩子们需要合作将花朵从起点传到终点。起初,有些孩子不愿举手参加,但当看到同伴拿到奖励后的笑容,听到老师鼓励的声音,他们渐渐主动加入。那一刻,教室里的笑声格外响亮,孩子们的眼睛里也闪烁着从未有过的活力。

这次志愿服务彻底改变了我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。手工课上,每一朵与众不同的向日葵,都藏着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认识;游戏课上,他们努力参与的模样,展现出了不为人知的坚韧。我不再觉得他们“特殊”,反而被他们纯粹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打动。

更重要的是,这次经历让我学会了敬畏生命——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他们或许用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、表达自我,但这份“不同”并非“异常”,而是生命本该有的多样色彩。未来,我将继续参加志愿服务,用更多耐心和尊重,守护这些孩子眼中的光芒。

下一篇: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“语泉相助,荧光相行”志愿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