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青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!

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  | 
当前所在位置: 学院首页 > 党建工作 > 品牌专栏 > 正文
“微光如炬,筑梦童年”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感悟(十五)

【志愿者风采】

姓名:孟永玲

年级专业:2024级翻译班

个人座右铭: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。

【志愿者成长感悟】

这是我第五次走进这个满是细碎动静的空间,熟悉的消毒水混着橡皮泥的甜香扑面而来,早已褪去了初次来临时的局促。

活动前,我反复翻看志愿者手册,记着“说话要慢”“别强行肢体接触”“上课时不要拿出手机”这类注意事项,总觉得自己得像个“专业帮手”。可真见到孩子们时才发现,那些条条框框远不如“放下期待”来得重要。我负责陪一个小男孩搭积木,他不说话,只盯着我手里的蓝色方块,我试着把方块递过去,他没接,反而蹲下身把散落的积木按颜色排成一条直线——原来他不是“不会玩”,只是有自己的秩序和节奏。后来我不催也不引导,就跟着他的动作帮他递积木,当他把最后一块红色积木摆好,抬头冲我笑了一下时,我突然明白,和他们相处,不是“我们帮他们”,而是“我们陪他们”,陪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。

手工课的橡皮泥粘贴活动,更让我读懂了他们藏在指尖的“语言”。桌上铺着画好图案的卡纸,有金黄的玉米、彩色的蝴蝶和黑黄相间的蜜蜂,我本想按照“标准步骤”教身边的小女孩捏玉米粒,可她却径直拿起一团亮黄色橡皮泥,在玉米图案外捏了个圆圆的圈。我没打断,只是轻声问“这是给玉米戴了顶小帽子吗”,她摇摇头,小手捏着黄色橡皮泥往我眼前凑了凑,又指了指窗外的太阳。原来她是觉得玉米需要阳光,才给画里添了个“太阳”。旁边的小男孩则专注地给蜜蜂粘翅膀,他把白色橡皮泥捏得薄薄的,哪怕粘歪了也不急躁,慢慢调整角度,直到翅膀对称——在他们的世界里,没有“对错”,只有“我想这样做”的纯粹。

活动快结束时,有个小女孩突然拉了拉我的衣角,把一颗攥得有点暖的糖果塞到我手里,没说话就跑开了。还有一个很热情的小男孩抓起我的手,轻轻地亲了一下我的手背,它们都像个小小的提醒:这些孩子或许不善言辞,却比谁都懂得用最直接的方式传递善意。

离开的时候,机构老师说“你们来,本身就是一种意义”。我才发现,志愿活动不是我“给予”了什么,反倒是孩子们教会了我更多——教会我慢下来倾听,教会我尊重每一种不同的“存在”,也教会我,爱从来不是“拯救”,而是平等地靠近、真诚地陪伴。未来我还想再来,不是为了完成“志愿任务”,只是想再看看小宇的积木线,再陪那个小女孩给玉米添“太阳”,再做一次能接住他们善意的“朋友”。

上一篇:“语泉相助,荧光相行”志愿服务活动实录(八)

下一篇:“语泉相助,荧光相行”志愿活动实录(七)